这事儿我得从头唠唠。上个月三号,揣着厚厚一沓检查单杀进生殖中心,护士瞥我一眼就说:“你这年龄,奔着囊胚移植去,级别高的更靠谱!”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赶紧翻手机查资料,满屏AA、AB、BB分级看得脑瓜子嗡嗡响。
一、问诊时硬着头皮记笔记
坐诊室椅子还热乎,主治医生钢笔尖哒哒敲着桌角,说:“别光听人吹成功率,咱用四个硬数据说话。”手指头掰着给我列:
- AA级囊胚搁咱中心,怀上概率撑死65%左右——不是拍脑门说的,是去年三百多例AA级移植统计的;
- 过了35岁这坎儿,级别再好也得打个八折;
- 内膜厚度差个3毫米,着床率就能掉20%;
- 最要命是染色体,筛查过的囊胚比没筛的至少多三成活路。
我捏着圆珠笔在检查单背面狂记,字都飞起来了。
二、促排阶段天天跑医院扎针
往后十天简直像打仗。早上七点闹钟一响就往医院冲,抽血B超排队俩小时,打针五分钟。肚皮上的针眼青一块紫一块,护士看我呲牙咧嘴还笑:“忍忍,卵泡长到18毫米以上才能取!”有天B超探头刚压肚子,医生突然喊:“右边这个22毫米了!明天取卵!”吓得我差点从床上滚下来。
三、熬到实验室通知心跳加速
取完卵瘫了三天,手机一响就哆嗦。第五天中午正喝粥,实验室电话来了:“成了四个囊胚!1个AA两个AB还有个BB!”粥碗哐当砸桌上了——AA级那个就是我查资料最想要的结果!赶紧问成功率有多少,人家只说:“按过往数据,AA级的移植机会比别的多三成多。”这含糊话听得我抓心挠肝的。
四、移植后度日如年等开奖
移植当天盯着B超屏直咽口水,看着那个小白点被推进去,憋尿憋得膀胱要炸。回家躺了三天不敢翻身,第八天实在忍不住偷摸测早孕试纸。瞅着那道浅灰印子手抖得跟筛糠似的,立刻冲去医院抽血。HCG血值126!诊室门口攥着报告单原地转了三圈,鼻涕眼泪糊一脸。医生拍着桌子笑:“瞅瞅!级别好就是硬道理!”
后来翻病历本才发现,同一批移植的BB级姐妹,十个里只成了四个。主任查房时念叨:“别信网上吹的八九成,实际AA级能过六成就烧高香了!实验室说AA也会掉链子,十次失败九次栽在染色体上!” 现在摸着肚子还后怕,当初要是没死磕着选级别,这会儿估计还在促排路上折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