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秋天蹲在阳台抽烟那会儿,老婆突然把验孕棒递过来,我盯着那一道杠看了足足五分钟。掐了烟头就说:"走,咱们上医院彻底查查。"
第一步:死磕检查单
先是去市妇幼挂了生殖科,乌泱泱全是人。护士直接甩过来七八张检查单,抽血抽得我胳膊发青。报告出来那天气压低得要命,医生指着精子报告单直皱眉:"你这活力值,自然怀怕是悬了。"老婆的AMH值也掉得厉害,俩人对着病历本半天没吭声。
回家路上她突然攥住我胳膊:"不行就试管?" 车窗外霓虹灯晃得人眼花。
翻遍全网的医院名单
当天晚上就翻出笔记本电脑开干。先冲浪看了几十篇攻略,又在妈妈网论坛里潜水三天,存下来一堆医院名字。熬到凌晨三点还在比对着:
- 公立三甲:名字响当当但挂号难到崩溃
- 私立机构:服务是真热情,价格表看得我手抖
- 某某生殖中心:网上有人说好有人骂街,实在拿不准
把二十多家医院名字列成Excel表,红黄绿三色标价签——绿色是口碑好价格透明的,标红的要么是差评扎堆要么贵得离谱。
跑断腿的实地考察
趁着清明假期跑了四家医院。最夸张是某家私立,刚进门就被三个顾问围着转,端茶送水殷勤得很。等看到价目表上"VIP尊享套餐"后面跟着的六位数,直接脚底抹油溜了。
后来又去了两家公立医院:
第一家的候诊区跟春运火车站似的,座椅磨得发亮,护士说话全靠吼。
第二家稍微好点,墙上挂满专家照片,结果一问预约手术排到三个月后。
误打误撞进了家大学附属医院。生殖科在住院部后面单独一栋小楼,走廊墙上贴满宝宝照片。坐诊的老教授捏着我们检查单说:"你这情况,用二代就行。" 说话时眼镜滑到鼻尖上。
扎针扎成筛子的日子
五月正式启动周期。冰箱下层塞满促排药,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婆打针。她蜷在沙发上咬嘴唇的模样我这辈子忘不掉。
关键节点全记录:
- 促排第8天:B超显示泡泡不够圆,加了三天药
- 取卵当天:我坐立难安搓坏两张挂号单
- 胚胎报告日:盯着"6细胞Ⅱ级"那行字反复确认
移植那天居然是个大晴天。老婆从手术室出来时攥着张胚胎照片,护士叮嘱她:"这两周就当自己是玻璃做的!"
值得蹲守的试管医院
这半年加了十几个试管群,结合群友血泪史和咱自家经历,真正靠谱的医院得看三点:
- 有正规生殖牌照(卫健委官网能查那种)
- 流水线作业的别碰(必须专人跟全程)
- 费用清单敢列明细(藏着掖着的多半有猫腻)
现在摸着老婆微微隆起的肚子,冰箱里还冻着两管胚胎。回头看看那段日子,挂号条贴满整个抽屉,打针视频拍了上百条,手机里存着各种验孕棒对比图。值得提醒后来人的是:别光盯着成功率数字,实验室水平才是硬道理——毕竟胚胎培养箱贵的一台能顶套房。
(昨天整理病历本发现居然攒了两斤重,等孩子出生非得让他看看这些"通行证"不可)